[XCAR SUV频道 原创] 关于讴歌CDX,想必大家有太多疑问需要解答,我也如此。难得机遇,爱卡作为少数几家媒体,专访到了忙碌的渡边朝生先生(讴歌CDX车型研发总负责人)。 1、SUV身份报告 辣评:预售价偏高,入门级具备竞争力 姓名:广汽讴歌CDX 性别:紧凑型SUV 籍贯:日本 出生日期:2016年4月25日(北京车展首次亮相) 属性:讴歌首款国产SUV
最便宜还要25万,把大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。难道是靠品牌信仰“圈钱”?别逗了,它在中国还暂时“吃不开”。我猜测,这与本田的战略部署有关。首先,讴歌要保持豪华品牌的形象,毕竟面子上不能差;其次,要避免与广本冠道(还有东本CR-V)的“内斗”。 2、价格、配置以及车身尺寸 辣评:“讴式”豪华,缺乏“中国特色” 从提前爆料的一些配置、功能(ACC、HUD、电子排挡…)来看,讴歌在努力营造豪华感。但在某些细节的把握上,讴歌显然不懂中国消费者,比如:讴歌CDX后排车窗没有一键升降;没有电子手刹(讴歌CDX为脚刹)。 此外,扭力梁式后悬架也是个“敏感词汇”。渡边先生承认,“扭力梁”成本更低,但他们的主要目的,是想利用“扭力梁”更简单的结构,来释放后排空间。真的如此吗?从官方数据和我个人的体验来看,讴歌CDX的后排空间不及新款宝马X1。 如果非要找亮点,具备多种模式的APAPTIVE DAMPER SYSTEM(自适应减振系统)算一个,它能兼顾舒适性与运动性。
3、动力系统 辣评:动力单一,如果代步,足够。 自讴歌进入中国以来,几乎全部车型都最多只有2种配置。对此,渡边sang肯定:讴歌CDX将会提供多种配置供消费者选择。但是,20%(5万元)的差价能有多大细分的空间?相比竞品,讴歌CDX的可选择性还是低了些。 现阶段,讴歌CDX全系采用“1.5T+8DCT”的动力组合,未来将增加混合动力版。讴歌CDX的“1.5T”乃思域“同款”,但功率、扭矩有所提升。同级来看,如果配置够高,入门级讴歌CDX具备一定竞争力。但要花30万,我还是会倾向宝马X1或者奔驰GLA。
至于那台8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,它与思铂睿、讴歌TLX上的相同。与干式DCT相比,它的换挡更为平顺,尤其是在拥堵路段。不过,比奥迪Q3多一个前进挡的讴歌CDX,能否在可靠性和平顺性上完胜宝马的8AT,还是个迷。 4、四驱系统 辣评:四驱版或许就是噱头 “扭力梁”后悬架、235/50R18的轮胎直径(缤智为215/60R16、215/55R17)......这种种迹象表明,讴歌CDX与缤智可能诞生于一个平台。那么四驱版讴歌CDX搭载的,有可能就是缤智的“适时四驱”(此处属个人猜测,非官方公布数据)。要真是如此,四驱版讴歌CDX很难与X1和Q3抗衡。 5、外观、内饰设计 辣评:做工细腻,但不够养眼 讴歌CDX的外观,遭到了我身边很多编辑同僚的“吐槽”,特别是中网的设计。美与丑本就相对,关于这个问题,与我一同采访的某位老师说得中肯:“还是讴歌在我国的品牌影响力不够。”的确,如能做到宝马、奥迪在国内呼风唤雨般的号召力,我相信讴歌CDX的设计会成为潮流,甚至左右消费者的审美。实话讲,新奥迪Q3就真的好看吗? 讴歌CDX的内饰用料考究、做工细腻,烘托出了豪华氛围。按钮式电子排挡沿袭讴歌MDX,不仅提升了高级感,还节省出空间便于储物。只是,这种换挡的方式需要时间去适应。在个人看来,讴歌此举是在充分利用MDX仅有的一点影响力。 说到这,讴歌NSX的引进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只是,又有多少人会为了昔日超跑的情怀埋单?既然如此,倒不如在配置和品牌形象上下些功夫,雷克萨斯的“匠心”或许是个不错的启示。 编辑点评:讴歌官方宣称,讴歌CDX将会是一台为中国汽车量身打造的车型,但从一些细节上来看,讴歌还是有些“水土不服”。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负面消息报道,归根结底,还是“预售价”搞的鬼。如果最终的售价没有意外的话,恐怕讴歌在中国依旧举步维艰。 相关内容回顾: 日系新军 英菲尼迪QX30对比广汽讴歌CDX 首款国产SUV 北京车展实拍广汽讴歌CDX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